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服务描述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是教育部实施的面向本科生的、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科研训练项目,是学校推动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融入教师科研团队的最主要载体。我校大创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级别,各级别项目包括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三个类别。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服务流程

一、管理系统

本科教务管理系统大创项目管理模块(https://jwgl.whu.edu.cn/

二、项目申报

1.申报时间

每年6月,学校开始征集、发布教师选题;7-8月,学生联系指导教师、开展选题、组建团队、完成项目申报;9月,学院、学校审核项目,公示预立项项目名单。

2.项目周期

项目周期为1年,采取预立项管理。当年9月组织申报、预立项;次年3月开展中期检查、正式立项、资助;次年9月组织结题验收。

3.项目选题

项目选题可以来自教师的在研科研项目,也可以是学生自主立题。原则上,国家级项目的选题应来自教师的在研科研项目。

项目选题应反映学科前沿理论思想,在理论、观点、技术或商业模式上有所创新;应适合本科生实施,可行性强。鼓励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鼓励直接来源于产业一线、科技前沿的选题,鼓励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选题。

4.项目团队

大创项目主要面向在校本科生,每位学生同一年度只能参与一个项目,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组队。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的团队成员应全部为本科生,人数不超过3人。创业实践项目团队可以由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人数不超过5人。毕业年级学生可结合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申报,须在毕业前提交结题申请。

5.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每位指导教师每年新增指导大创项目不超过2项,每个项目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创业实践项目原则上应配备2名指导教师,1名为具有科技开发实力、创业教育经历或创业实践阅历的校内老师,1名为具有创业实战经历的企业指导教师。

6.管理单位

本科生院为大创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各学院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工作,包括项目遴选推荐、中期检查、结题答辩等过程管理。科研单位有组织、有规划设置系列选题的,可由科研单位组织过程管理工作。

三、中期检查(正式立项)

次年3月,学校统一组织中期检查暨正式立项工作。

1.项目团队提交中期报告、进展记录(开展文献阅读、参加学术研讨、研究方法(技术)学习、综述撰写、调研实践等情况)等材料。指导教师进行审核。各学院考察项目成员的投入、项目进展及可持续性等情况,进行排序、公示等。学校根据各单位近3年组织申报、立项、结项等情况,进行国家级和省级指标分配,遴选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立项公示,发文,资助。

2. 资助。对于通过中期检查,正式立项的项目,学校给予资助。学生所在学院、项目选题所在单位和指导教师应提供必要的配套经费、软硬件设施等支持,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四、结题验收

次年9月,学校统一组织结题验收。

项目团队提交结题报告、进展记录(开展文献阅读、参加学术研讨、研究方法(技术)学习、综述撰写、调研实践等情况)等材料。指导教师进行审核。各学院组织项目结题验收、排序、公示。学校对排在末位的结题答辩成绩合格的国家级项目进行复核,并发文公布结题验收结果。

五、成果认定与奖励

学生开展大创项目取得的成果可以申请创新学分;优秀成果可以在推免中申请学术加分;国家级项目的优秀成果还可以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年会获奖成果可以在推免中参照学科竞赛获奖申请加分。

对应办理办公室及电话

教务处,027-68752857


Copyright © 2022 All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