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
教发中心主办、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发分中心匠心承办的一场聚焦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学术盛会上,教育部资深评估专家桑建平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启人心智的专题讲座,其主题为“优化本科教学秩序,促进教学质量跃升——深析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标准流程与筹备策略”,为与会者开启了一场关于教育理念与实践探索的思想之旅。讲座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发分中心主任祁宁老师主持。
报告开始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常胜教授登台致辞,为活动奠定了积极而深邃的基调。常胜着重强调了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在当今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本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评估不仅是对过去教学成效的回顾与总结,更是推动未来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催化剂,学院必须紧跟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的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期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桑建平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核心要点展开,为参会人员描绘了一幅高等教育发展的广阔图景。他首先引领听众遨游于全球教育发展的浩瀚蓝海,特别强调了科技进步与产业转型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阐述了国际教育界正向灵活课程体系与跨界教育模式的转型,重视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栽培,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未来教育的生动图景。在此基础上,桑教授深刻解读了中国特色教育评价体系的精髓,揭示了如何在国际评价准则与本土实际间找到平衡,坚持立德树人之本,重视教育的社会效用与文化承传,并通过多元评价机制促进教育的公正与卓越并进。
随后,桑教授细致入微地解构了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核心架构,为教师们铺陈了清晰的准备路径。针对即临的评估改革,他介绍了从“1+1”到“1+3+3”评估模式的革新,这一转变突显了对教学实践与学生全周期发展的动态跟踪,增强了评估的全面性和灵动性。桑教授还详述了撰写自评报告的关键要素,强调报告需全方位展现教育理念、实施步骤、成果、挑战、成因分析及改进蓝图,构建了一个促进自我反省与未来规划的闭环系统。此番深入浅出的讲授,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国际视野,也为其迎接评估挑战、擘画提质增效的实操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自由交流环节,专家与老师们的深度对话,进一步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凝聚。生命科学学院的杜润蕾老师针对教学理念与目标如何实现和谐共生提出了深刻的疑问,这一问题瞬间触动了在场众多教育者的心弦,形成共鸣的涟漪。对此,桑建平教授以富有诗意的比喻回应,将教学理念比作茫茫学海中的导航灯塔,照亮并指引着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航向,强调二者间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密切关系。教授进一步深化讨论,详尽阐述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在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中的核心作用与实践路径,强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出发点,反向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体系,确保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围绕并服务于既定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系统性提升与持续优化。讨论还触及了评估周期的界定、电子化教学记录的保密与真实性保障等焦点议题,其中关于评估周期的讨论,则进一步细化了评估工作的时间规划,明确了以学年为基本单位,确保评估活动与教育周期同步,兼顾即时反馈与长远规划的双重需求。这种周期设定不仅彰显了评估工作的周密性,也让教师们对即将到来的评估有了更具体的时间预期,有利于他们合理安排教学与准备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讲座吸引了很多其他学院老师参与,其影响力和辐射效应触及了多个学院及学科领域。
教学咨询师团队的参与,不仅为讨论融入了最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还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埋下了创新的种子。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临床医学院及基础医学院的教师代表们的加入,更是让这场会议成为了一场跨学科的盛宴,不同的学术背景和教学经验在这里交汇碰撞,形成了一个多维度、跨专业的交流矩阵,激发了对个性化评估路径的探索与构思。
这场由桑建平教授引领的讲座不仅是一场知识的传授,更是一个合作与创新的孵化器。教师们不仅收获了应对本科教学评估的实用策略,同时也为探索各具学科特色的教育评估路径铺设了合作的桥梁,建立起了跨领域的沟通网络,为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探索适应各学科特点的教育评估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