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邢玲丽、秦平)为了激发高中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热情, 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中生量身设计了科普课程《空天探测及相关基础知识》,该课程由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秦昆教授、龚龑教授共同担任课程组负责人。2023秋季学期首次面向华师一高中生开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2024年春季学期继续开设,本期课程体系持续优化,为 将优质教育资源向高中延伸持续开展有益的探索。该课程第二学期的第三讲《宇宙探测》由 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老师赵江南教授负责讲授。
赵江南教授从天文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宇宙探测的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讲述了人类探测宇宙的历程,引领同学们穿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长河。他从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科学巨匠的时代,一直讲到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引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宇宙探测之旅。
课堂伊始,赵江南教授对宇宙探测的内容、目的、探测工具等基础知识进行了生动的讲解,使同学们对宇宙探测有了初步而系统的认识,同时通过几个简单的小问题,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
随后,赵江南教授详细地梳理了宇宙探测简史,带着同学们从哥白尼时代出发,跟着伽利略、开普勒、赫歇尔、安吉亚-海瑟等人的脚步了解了人类如何一次次走出误区,逐渐接近宇宙真相的历程。在此过程中,他通过讲述开普勒用数学公式描述天体运动的故事,启发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仔细观察、注意发现未知现象,还要运用数学知识去探索现象背后的科学规律。
“黑洞可怕吗?”“宇宙外是什么?”“观察这张表,你们能看出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赵江南教授将学生们引入了现代宇宙探测的知识领域,介绍了银河系中心黑洞、黑洞与引力波、白洞、虫洞、暗物质、大爆炸宇宙模型、暗能量、星系碰撞等内容。他不仅讲述抽象的概念,还通过一系列科学故事,将这些复杂的名词串联起来,从十六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到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透过观测遥远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证据。赵江南教授的科普课堂内容环环相扣,在场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
之后,赵江南教授介绍了中国大型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与天眼(FAST),并告诉同学们:依托这些大科学装置,中国天文学在光学巡天观测和射电源探测方面已经走到世界前列,科技快速进步的背后是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他勉励同学们,通过《空天探测及相关基础知识》等一系列科普课程拓宽视野,注重培养和保持对于科学的兴趣和热情,立志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青年人才。
在课堂的结尾,赵江南教授提出了六个启发性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同学们围绕本次课程内容,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提问交流。
华师一附中陆智诚老师、芮黎明老师全程听课,《空天探测及相关基础知识》课程组本学期助教、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邢玲丽同学积极协助组织了本次课程。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61号 鄂ICP备20013940号